爱国题材手抄报内容

网上有关“爱国题材手抄报内容”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爱国题材手抄报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爱国题材手抄报内容如下:

1、“少年强那中国一定也很棒 ,吸收五千年的磁场 ,习惯了后发制人,赢了还说承让 ”听着一曲李宇春的《少年中国》我不禁想起了祖国那一断沧桑的历史。谁不曾有过美丽的梦?然而,这看似普通的幸福生活却饱含一曲曲动人的颂歌 ,经历一段段悲壮的历史。

2 、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拥有着无数的文明 。从夏朝到商汤,再到西东周 ,一直到腐败的清政府,有多少英雄风范?说不完也道不尽……成汤灭了夏,让百姓过得安居乐业;周武王伐纣 ,战败了暴君殷寿;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3、沧桑的岁月已留痕,繁荣的祖国正兴盛。当于根伟一脚怒射,把中国队第一次踢进世界杯时 ,我们怎能不狂欢?当我们听到萨马兰奇老人轻轻说出“BEIJING”的时候,我们怎么不欢呼?当神舟六号即将腾空而起,再次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焦点时 ,我们怎么不自豪?

4、曾经的民生凋敝 ,曾经的满野战乱,曾经的东亚病夫,俱往矣……如今 ,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概而慷,龙腾虎跃今胜昔了。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哪一寸没有深深地烙下华夏后代的足印,哪一寸不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

祖国的每个部分,都嵌在了我们的身上 ,更深深地嵌在了我们的心上

1 、我们是祖国的骄子,是新时代的宠儿 。风华正茂的一代啊,怎样用钢筋铁骨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 ,怎样迈开走向世界的步伐?同学们,祖国在我们心中,我们就应该为之而付诸努力。努力学习吧 ,直到我们反躬自问时能问心无愧地说:“祖国在我心中!”

2 、少年强则国强 ,祖国人民在盼望着我们,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能忘记吗?当然不能。那就让我们行动起来 ,点燃心中那团火焰,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再铸我们的民族之魂!

龙抬头的手抄报怎么画简单

可以围绕古代帝王来写,写英明的君王和昏庸的 ,比如说尧、纣 。版面你就自己设计吧!(我就是初一的)

资料:

尧,中国古代传说的圣王,《尚书》和《史记》都说他名叫放勋。后代又传说他号陶唐 ,姓伊祁氏,故亦称为唐尧。

相传尧父为帝 ,母为陈锋氏女 。帝乃黄帝曾孙 ,在位70年,“日月所照,风雨所至 ,莫不从服 ” ,卒后由尧之异母兄挚继位。挚在位9年,为政不善,而禅让于尧。

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尧都平阳 ,于《诗》为唐国 ” 。以后历代有“尧都平阳”之说。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市,《诗经》中所说的唐国即在山西境内。今临汾尚存始建于晋代的尧庙,以及唐代修筑的尧陵 。

尧的品质和才智俱是非凡绝伦 ,“其仁如天,共知(智)如神 。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 ,贵而不舒”。所以他即位以后,局面大变:举荐本族德才兼备的贤者,首先使族人能紧密团结 ,做到“九族既睦 ”;又考察百官的政绩,区分高下,奖善罚恶 ,使政务井然有序;同时注意协调各个邦族间的关系 ,教育老百姓和睦相处,因而“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天下安宁,政治清明,世风祥和 。

传说在尧的时代 ,首次制定了历法,这样,劳动人民就能够依时按节从事生产活动 ,不致耽误农时。汉民族是农业垦殖历史悠久的民族,对农时十分重视,故《尚书·尧典》对此有详细记载。

《尧典》上说 ,尧命令羲氏、和氏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情况制定历法,然后颁布天下,使农业生产有所依循 ,叫“敬授民时” ,他派羲仲住在东方海滨叫旸谷的地方,观察日出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春分 ,并参考鸟星的位置来校正;派羲叔住在叫明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北向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时间最长的那天为夏至 ,并参考火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仲住在西方叫昧谷的地方,观察日落的情况,以昼夜平分的那天作为秋分 ,并参考虚星的位置来校正;派和叔住在北方叫幽都的地方,观察太阳由南向北移动的情况,以白昼最短的那天作为冬至 ,井参考昴星的位置来校正 。

二分 、二至确定以后,尧决定以366日为一年,每三年置一闰月 ,用闰月调整历法和四季的关系 ,使每年的农时正确,不出差误。由此可知,古人将帝尧的时代视为农耕文化出现飞跃进步的时代。

尧的时代 ,又是传说中的洪水时期 。“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 ,水势浩大,奔腾呼啸,淹没山丘 ,冲向高冈,危害天下,民不安居。尧对此非常关切 ,征询四岳(四方诸侯之长)的意见,问谁可以治理水患,四岳推荐了鲧。尧觉得鲧这个人靠不住 ,经常违抗命令 ,还危害本族的利益,不适宜承担这项重要的工作 。但是四岳坚持要让鲧试一试,说实在不行 ,再免去他的职务。于是尧任命鲧去治理水患。鲧冶水9年,毫无功绩 。这是关于尧的传说中,政治上的一次失误 ,类似的不足之处还有若干,总之尧的时代也不是尽善尽美,故又有舜继起的一番励精图治 。

在诸子书中 ,还有关于帝尧武功的传说,文治和武功俱臻美备,方见得尧之所以为古昔圣王。《吕氏春秋·召类篇》说:“尧战于丹水之浦 ,以服南蛮。”曾讨伐过南方的帮族,并亲自出征作战 。《淮南子·本经训》说:“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 ,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 、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尧派后羿将那些野兽杀死,并射落九日 。据说人们对尧为民除害的举措十分感激 ,所以拥戴他为天子。羿射九日已是神话,不过其中称颂尧“兴利除害,伐乱禁暴 ”的意思 ,确实是推崇帝尧安邦治国有道,不但文治昌明,而且武功赫奕。

尧的 ,传说最为人们称道的,是他不传子而传贤,禅位于舜 ,不以天子之位为私有 。尧在位70年,感觉到有必要选择继任者。他早就认为自己的儿子丹朱凶顽不可用,因此与四岳商议 ,请他们推荐人选。四岳推荐了舜 ,说这个人很有孝行,家庭关系处理得十分妥善,并且能感化家人 ,使他们改恶从善 。尧决定先考察一番,然后再行决定。

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 、女英嫁给舜,从两个女儿那里考察他的德行 ,看他是否能理好家政。舜和娥皇、女英住在沩水河边,依礼而行事,二女都对舜十分倾心 ,恪守妇道 。

尧又派舜负责推行德教,舜便教导臣民以“五典”——即父义、母慈 、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美德指导自己的行为 ,臣民都乐意听从他的教诲,普遍依照“五典”行事 。

尧又让舜总管百官,处理政务 ,百官都服从舜的指挥 ,百事振兴,无一荒废,并且显得特别井井有条 ,毫不紊乱。

尧还让舜在明堂的四门,负责接待四方前来朝见的诸侯。舜和诸侯们相处很好,也使诸侯们都和睦友好 。远方来的诸侯宾客 ,都很敬重他。

最后,尧让舜独自去山麓的森林中,经受大自然的考验。舜在暴风雷雨中 ,能不迷失方向,依然行路,显示出很强的生活能力 。

经过三年各种各样的考察 ,尧觉得舜这个人无论说话办事,都很成熟可靠,而且能够建树业绩 ,于是决定将帝位禅让于舜。他于正月上日(初一) ,在太庙举行禅位典礼,正式让舜接替自己,登上天子之位。尧退居避位 ,28年后去世,“百姓悲哀,如丧父母.三年 ,四方莫举乐,以思尧 ”,人们对他的怀念之情其为深挚 。

在先秦时期 ,以儒家和墨家两个学派最有势力,号称“显学”,两家都以尧舜为号召。从那时起 ,尧就成为古昔圣王,既是伦理道德方面的理想人格,又是治国平天下的君主楷模。孔子说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人 ,唯尧刚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孔子对尧的赞美 ,随着儒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渐趋重要,而亦日益深入人心。后来儒家即以“祖述尧舜,宪章文武 ”为标帜;到唐代韩愈以至于宋明理学 ,大倡“道统 ”之说,尧遂成为儒家精神上的始祖 。在整个封建时代,从未有人怀疑过尧在历史上的存在和他的业绩 。

本世纪20年代 ,在“五四”新思潮的推动下出现了疑古学派,其巨擘顾颉刚认为,《尚书》中的《尧典》不可靠 ,该篇的出现在战国时期;故以《论语》中对尧舜的记载为最早,由此推断,尧舜的故事出现在东周末年 ,尧、舜 、禹的关系和禅让的事迹 ,都是逐渐编造完善的。春秋初年,人们所知道的最古的古王是禹,而没有尧舜。所以 ,尧就象钱玄同所说的那样,一定是“无是公” 、“乌有先生 ”,根本不是历史人物 。

马克思主义史学兴起 ,运用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史的一般规律来研究关于尧的传说,指出尧的时代是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时期,此时血缘性的氏族部落已结成部落联盟 ,尧是由部落联盟议事会推举产生的联盟首领。传说中尧与四岳讨论治水人选和继任人选,在一定程度反映了部落联盟议事会的情景;尧禅位于舜,是原始民主作风的遗存。恩格斯曾指出 ,在这个阶段每个文化民族都要经历自己的英雄时代 。尧及舜、禹正是华夏民族的英雄人物。

中国商代最后一位君主。 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殷帝辛名受,“天下谓之纣”,人称殷纣王。为帝乙少子 ,以母为正后 ,辛为嗣。帝纣天资聪颖,闻见甚敏;稍长又材力过人,有倒曳九牛之威 ,具抚梁易柱之力,深得帝乙欢心 。时帝乙都沫已十有七载,帝乙崩 ,帝辛继位。

即位后的纣王,在父师长箕子、少师比十五上,时常用先公先王的赫赫功业 ,名臣贤相的诰言警语的劝谏教育下,也曾励精图治,以期增光先王 ,宏振邦。所以当时的政治也还清明,四海也还宾服 。只是江淮间的夷人,还时有内侵 。帝辛八年 ,九月甲子卜 ,“征夷方”,纣王决心御驾亲征,彻底制服夷人。帝都的九月 ,沫邑柿叶染丹,淇滨竹林叶翠。英姿飒爽的纣王,身着戎装 ,在大臣的陪伴下,举行了告庙典礼,接着在大校场杀牲祭旗 ,鸣炮启驾 。只见旌旗蔽天,戈戟耀日,这时纣王坐在四马拉的战车上 ,在四辚马萧声中,东征大军出淇水关,越过汤汤南流的淇水 ,跨过滚滚北流的大河 ,向通行为表现黎邑(在今河南浚县东)的大道进发。在黎邑会合了诸侯发来的军队。纣王作了征东夷的誓师后,东征大军便直奔商邑(今河南商邱)而去 。在商邑略事休息,第三天便向攸地(今安徽桐城县)开跋。到达攸地后 ,纣王接受了攸侯的参拜及军情的汇报。纣王的大军在攸侯军队的前导下即开赴前线 。也许是由于王师军容的盛壮,夷方闻风丧胆,仓皇远遁。纣王的军队只和东夷的盟国小有接触 ,未有大的斩获。后来纣王的军队在夷方国域大肆威势之后,即于次年正月,由前线返回攸地 。再入商邑。在商邑举行了告庙后 ,纣王的大军便走上返国的道路。在返国途中,遇上风景好的地方,便留连几于;碰上好的围场 ,便狩猎一番 。边走边玩,兴致勃勃 。直到杨花扑暮春天气,王师才回到沫都。

这次御驾亲征 ,大大增长了纣王的见识 ,提高了纣王的威望,同时也暗暗滋长了他骄横与逸乐的情绪。东征归来,沫都显得狭小了 ,纣王便决定扩沫都,并因城西的朝歌山,改沫都为朝歌 。以后纣王即不断地向东夷用兵 ,由于战争的胜利,一批批的战俘不断地拥向朝歌。这些成十万,成百万的战俘 ,都变成了殷国的奴隶。由于纣王对东经营,跟着中原文化也逐渐发展到东南,促进了江 、淮地区文化的发展;同时也由于战俘的不断增加 ,从而也大大促进了殷王朝的农业、牧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高了奴隶主贵族的生活水平 。殷王朝的这种“中兴气象 ”,资长了纣王对自身价值的再认识 ,使他在人臣面前开始骄横起来 ,变得刚愎自用、他巧言饰非,听不进谏言,矜人以才能 ,以为天下没有人能高过自己;甚至对大臣说话,也渐声高气粗,装腔做执 ,渐渐地连比干的话,也听不下去。同时,生活直的要求也跟着高了起来 ,雕花的筷子换成了象牙的,杯子也换成发犀玉的。有了象牙筷 、犀玉杯,又要吃旄象豹胎 。穿衣要锦衣九重 ,住房要广厦高台;而且梁要雕,楝要画,窗要镂 ,墙要文。摘星不足壮观瞻 ,又另起鹿台。原配姜氏,年老色衰,便要诸侯献美女 。宠妲己 ,唯妲己之方是从。於是使师涓创新*声,引进“北里之舞”。把搜求来的狗马厅物,充满宫室 ,杂耍百戏,俱置苑中;扩大沙丘苑台,广建离宫馆 ,多置飞禽走兽,供己享乐 。闲来宫中无事,便逐狗斗鸡 ,饮酒作乐 。凿池储酒,悬肉如林。让妇女倡优,裸着身子 ,跳互相追逐的“北里舞” ,以取笑乐。每到秋高气爽,纣王便陪着妲己到西山一带去打猎,有时到更远的辉县一带 ,甚至十天半月也不回来 。为取悦妲己,甚至zhuo朝涉之胫,剖孕妇之腹 ,作长夜之饮,以至把记日的干支都忘了。从而对鬼神的祭祀也便荒慢起来。由于生活下的日益奢侈,赋税也上加重 ,而鹿台的府库,钜桥的粮仓,却装得满满的 。

百姓日益怨望 ,诸侯渐有离心。于是纣王便采纳妲己的建议,以酪刑镇压人心,设炮烙以惩叛逆。时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 、九侯有美女 ,送给纣王 。九侯女不善承欢 ,纣王怒而杀之,并把九侯剁为肉酱。鄂侯诤谏,便脯了鄂侯。西伯昌暗自叹息 ,谀臣左疆告密,纣王便把西伯囚于 里 。这是帝辛二十三年的事。后来费仲、恶来当政,朝政一天天坏下去。费仲好利 ,与宗亲争利,宗亲也不亲了;恶来善谤,说诸侯也疏远了、西伯因 里七年 ,西伯之臣闳夭,以美女 、奇物、善马,献给纣王 ,纣王才放了西伯 。这是帝辛二十九年的事 。西伯回西歧后,修德行善,笼络诸侯 ,表面上对纣王更加诚服。帝辛三十年春三月 ,西伯又率诸侯入贡,纣王大喜,特赐地千里。帝辛三十三年 ,又特赐弓、矢 、斧 、钺 ,命西伯特得专征伐 。于是西伯借此权力,暗地扩大自己的实力。一年断虞、芮之讼 ,二年伐犬戎,三年伐密须,四年伐耆国。三伐皆胜 ,西伯威望大增 。很多诸侯都背叛纣王而归依文王,三分天下周有其二。而西伯表面上仍卑躬事纣,但纣王号令天下的权威却渐渐地小了。比干看到这种现状 ,忧在心中,愁在眉稍 。往谏纣王,根本不听。贤臣商容往谏 ,甘脆把商容废斥为民。明年周人伐 (今陕西 县以北) ,又明年伐崇(在丰、镐间)周人既清除了后顾之忧,又 开拓了东进的道路 。于是便把都城山歧下迁到丰邑,积极准备伐纣的大事。帝辛四十一年 ,西伯昌薨,太子发立,是为武王。

帝辛四十四年 ,武王伐黎,(见《史记志疑》P·66)并把他灭掉 。黎国在今山西省上党壶关,位于纣都朝歌之西 ,是一个位近王畿 的方国 。武王灭黎的消息传到朝歌,满朝文武为之震惊。贤臣祖伊奔告纣王说:“天帝莫不是要结束我殷的王命?不管从人事来看, 还是从大龟的神灵 ,都不敢告知殷的前途有什么好的征兆。不是先王不顾恤他的后代,只是王*佚过度,不遵守王道常法 ,自绝于先王 ,所以上天丢弃了我们,使祖宗不能安食供享 。如今天下百姓,没有不希望殷命 早绝的。王打算怎么办 ”?纣王听后 ,坦然地说:“我的命不是天给的吗?他们的恶言,又能把我怎么样呢”?祖伊踉 踉跄跄地走下殿来,说:“纣王真的是不可以劝谏了”。从此以后 ,纣王越发*乱下去 。整个纣都, 如盛夏的鸣蝉,似滚开的肉羹。神祗没人敬祭 ,宗庙不, 人管理。大臣有 、小人都做偷窃奸邪的坏事 。犯了法的人受不到惩罚,甚至连偷窃神用的牺牲 ,也得不到宽容;吃了也受不到灾害。因而纣王的宗亲,没有不担心王朝命运的。结识纣兄微子启,几次劝谏 ,纣王都不理会 。于是徵子对父师、少师说:“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江山 ,因为受嗜酒的*乐,败坏祖先的美德,现在江山 完 了。如今连大臣、小人都干偷窃奸邪的坏事 ,六卿 、典士也互相效法而不遵守法度。小民们都 反对我们,我们的国家,真象涉大水一样 ,既找不到渡口,又看不到边岸,殷就要亡在今天了!父师、少师呀!我在家里心乱如麻 ,想离开家到荒野去,请你们不要把国家危亡的事告诉我 ” 。箕子说:“王子 ,上天给我们殷邦降下灾难 。使他沉酗于酒 ,有什么办法。他什么都不怕:上不怕天威,下不怕长老旧臣。现在殷民重赋,实际上是更快地招来敌人 。商如果灭亡 ,我们只有殉国 ,我们不能做他人的奴仆。不过,我认为王子出奔,倒是一条正道 ,否则,我殷家宗庙陨坠 ,就没有人来挽救了”。于是微子出走 。比干见微子去 ,于是叹息说:“主上有过,不去劝谏,就是不忠。怕死不说 ,就是不勇。有过就谏,不听就死,才是大忠大勇的人” 。说着比干冒着生命危险 ,上殿去见纣王。一连三天,指责纣王的过错,劝谏纣王洗面革心 ,重整朝纲。说得纣王无言答对 ,却恼羞成怒说:“你为什么要坚持你的看法?是什么东西支持你坚持自己的看法 ”?比干说:“我是希望你痛改前非,保住先王留下的社稷,是这个大义支持我来劝谏你 ” 。纣王心想:“他如此坚持自己的看法 ,必定是觉得自己高明,把自己当作圣人。难道真有比自己还高明的圣人”?于是他轻蔑地看着群臣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窍,比干认为自己是圣人 ,他的心真的有七个孔窍”?于是比干被剖腹在而死。箕子看到纣王如此残酷地害死自己的叔父,知道他是谁的话也听不进去了,为了保存自己 ,假装疯狂,把自己装扮成奴隶模样 。但是纣王也没有放过他,把他抓起来 ,囚禁 在牢狱里 。从此,满朝大臣,谁也不敢再进谏了。纣王在身边佞臣的谄谀下 ,更加荒*暴虐 ,肆无忌惮。结果朝政日益腐败,郊社不修,宗庙不祭 ,一味以奇巧异能,博取妲已的喜悦 。殷太师疵,少师疆看到纣王如此对待天帝、祖先 ,知道殷朝的天下快要完了,便偷偷在抱着祭器 、乐器,逃往周国去了。

帝辛五十一年 ,周武王十一年,武王看到纣王荒*无道这地方,亲也畔了 ,众也离了,知道伐纣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遍告诸侯说:“殷有重罪,不能不伐灭他了 ” 。十二月癸巳 ,周武王遵文王遗命 ,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 ,由镐京出发,东征伐纣。师行二十五日,于丁己日到达盟津 ,在盟津大会诸侯。与会诸侯有庸、羌、  、徽、彭、濮等方国,周师联军合计兵力达三十多万 。周武王作了伐纣的总动员,武王从上天设君谈起 ,继数商纣罪行,最后谈到自己这次伐纣是恭行天罚;指出纣恶贯盈,代纣必胜 ,不要错过这个时机。戊午日,整个联军渡过大河,周武王循诸侯的请求 ,再作动员。指出商纣不以夏亡为镜子 ,而且罪恶超过夏桀,是自绝于天,不可不伐 。希望大家不以一心一德 ,以立不世之功。戊午的次日即已未日,这天正是冬至。黎明的时候,周武王亲自检阅了联军 ,在北上之前,武王又作动员,再次说明伐纣是恭行天罚 ,要求百夫长以上的军官,都要果毅勇敢,帮助自己的君主 ,多立战功 。盟津离纣都约四百里,已未离癸亥只有六天 。他们於是“选马而进”。从而大大提高了进军速度。终于在癸亥日,“朝食于戚 ,暮宿百泉” 。在共邑百泉 ,埋锅造饭,稍事休息,大军便向牧野进发。周师联军到达牧野 ,已是“厌旦 ”时分。周武王下令停止宿夜,士卒欢乐歌舞,以待天亮 。

当周师东来时 ,纣王曾使胶 在鲔水候周师,诘问去向。当纣王知道周师要进犯京师的消息后,不禁拈须大笑说:“你周 ,也不过是一个要方里的小国,也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岂不是‘蚍蜉撼大树 ,可笑不自量’”。所以,纣王把武王的兵犯朝歌,根本没放在心上 。另一方面 ,纣王伐东夷的战争 ,由于后来采取了穷追猛打的战术,经过一个多月的血战,东夷终于被征服。捷报传来 ,纣王喜上眉稍,朝歌一片欢腾。从前线遗来的战浮,正源源不断地送来京师 。加上时值腊尽 ,朝廷上下,一方面张灯结彩,挑符换新;一方面又要准备隆重热烈的祝捷盛典。至于如何对付东来的周师 ,看来纣王还没有来得及排上日程。 进入新春,纣王君臣又接连数日,在鹿台忙于计功授勋 ,大摆九龙盛筵 。欢庆征伐东夷的胜利 。纣王把周师东来的事,早已忘在了脑后。直到周师兵到牧野,军报传来 ,这才惊散了纣王君臣的欢宴。纣王仓皇从鹿台下来 ,乘车来到牧邑的黄土岗上 。天色已近黄昏,临时筑起高台,远望周师 ,但见牧野篝火处处,光烛夜空,犹如火的海洋。周师的人数 ,大大出乎纣王的意料之外。这时纣王才洒意初醒,火速返回朝歌,组织兵力迎战 。但由于国家的主力部队 ,还在远离京师的东夷前线,只好把从东夷前线遣来的战浮及大田奴隶,临时整编起来 ,作为前锋;把京师小人及京师宿卫军,作为后卫,开赴牧野。两军对垒 ,看起来纣旅“其会如林” ,人数大大超过周师,但纣旅的士气,却极为散涣。

帝辛五十二年正月甲子 ,天色微明,但见周武王在文王木主前,举行“岁祭 ” ,接着武王左拄黄钺,右执白旄,到军前作战前誓师 ,说:“举起你们的戈,提起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 ,听我誓师” 。武王在这次誓师的话中,除再一次揭发纣王的罪行外,特地举出了纣王重用四方逃亡的罪囚这件事 ,这是最能触及方国诸侯对纣王仇恨的。继而武王又一次表白了自己是恭行天罚。并宣布了战争进退击刺的节制 ,以明陈战纪律,以期获取全胜 。誓师之后,武王令师父与百夫 ,到纣旅前挑战。於是尚父率戎车三百五十乘,士卒二万六千五百人,虎贲三千人 ,冲向纣旅。冲陈的周师如貔 、如貅 、如熊、如罴;而纣王的军队,却没有决战之心,相反地倒是希望武王的军队 ,更快地打下朝歌 。所以尽管纣王左右挥动他手中的令旗,命令前锋应战,无奈纣军前锋不唯不前进 ,相反都掉转矛头,向后杀去 。纣军阵脚大乱,接着武王的军队掩杀过来。纣王的七十万大军山倒坡滑 ,一下子溃退下来 ,直到朝歌外城。在玉门关外,纣王重整队伍,作背城一战 。于是由小人与卫宿军组成的纣军后卫 ,与倒戈的奴隶及周师联军,展开了一场恶战。只杀得天昏地暗,鬼哭神嚎 ,“血流漂杵”,沧河水赤。结果玉门又败,纣王逃入鹿台 ,想登朝歌寨据险而守 。周师联军,攻下金牛岭,也冲进鹿台。在鹿台 ,双方又作了最后的拼杀。由于周兵身披有“阙巩之甲 ”,纣军后卫的弓箭,阻止不了周兵的追击 。结果纣王在兵撤朝歌寨途中 ,被武王擒杀。武王的大军国 ,当天便进入商国。甲子次日,周武王命人打扫了通往社坛的道路,祭祀了殷社 。尹佚宣读了 书祝文 ,武王再拜叩首,宣布了这次革除殷命,是奉上天的明命。最后 ,周武王把象征国家的九鼎,由朝歌迁往镐京。于是,这个立国六百多年的殷商帝国 ,在殷纣的手中,就这样被一个地方百里的部落氏族给推翻了 。

帝辛在位五十二年,关于纣王的为人 ,后世贬毁的多 。其实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人替殷纣抱过不平。当代的历史学家郭沫若也曾说过:“实际,这个人是个了不起的人才 ,对于中华民族的贡献非常之大……中华民族之能向东南部发展 ,是纣王的功劳"(《今昔蒲剑》)P.178)。所以,对这样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历史帝王,他的一生功过是应该给以正确评说的 。纣王在位 ,虽曾作过不少坏事,但从中华民族的统一与发展来说,他的功绩还是第一位的。我们应该肯定殷纣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应该说殷纣王是一位在中国历史是曾有过极大贡献的帝王。

七年级上册历史1.2.3课知识重点 ,要做手抄报!!

二月二龙抬头手抄报画法步骤如下:

1、首先在左边写上二月二龙抬头的标语 。然后在中间画几个用于写字的框。

2 、接着在右边画出龙的尾部。接下来底部和顶部都画上龙鳞状花纹 。

3、最后把画好的元素都涂上相应的颜色即可。

画完后填写相关内容例如:

1、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 、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源于自然天象崇拜,与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以及农耕文化有关 。

2 、自古以来 ,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敬龙庆贺,以祈龙消灾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农历二月二既是龙抬头节又是土地神诞辰社日节。由于节期重叠,南方部分地区二月二既有龙抬头节习俗又有祭社习俗 。

3 、传说龙抬头节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农历二月初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 。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

晋中之窗提醒您:

第一章 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 ,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 P1.3.4

4 、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 P5

7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 ,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 、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 ,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 、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P12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

第二章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14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P15

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 ,商朝统治稳定。P21

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 ,定都镐 。P23

17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 P23—24

18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 P26

20、“三星堆 ”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 、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

21、 农业 、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 ,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P27

22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

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 、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

24 、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P31

25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26、战国七雄:齐、楚 、秦、燕、赵 、魏、韩 《战国形势图》 P33

27、公元前260年 ,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P34

28 、春秋时期 ,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P36—37

29、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30、春秋后期 ,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早在商朝就有制造。P27 、P36

3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P37

3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P38—39

33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被称为“甲骨文 ”。P41

34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 P41

35、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 ,叫做“金文”,也称“铭文” 。P41

36、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 P43

37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 ,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 、切 “四诊法 ”。 P43

38、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 P43

39、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P44

40 、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 P46—P47

41、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他主张“兼爱”“非攻 ”;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 ,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 P47—P49

第三章 秦、西汉 、东汉(41-67)

42、秦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 ,陆续灭掉六国 ,完成统一,定都咸阳 。《秦朝疆域图》 P60

43、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44 、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 ,夺取河套地区。

45 、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 P59

46、公元前209年,陈胜 、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政权 P63

47、公元前202年 ,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史上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P64

48、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 、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 P67

49、文景时期 ,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

50、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 ,下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P68—69

51 、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 ,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P69

52、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治理黄河 。P73

53、汉朝时用耧车播种,纺织业中也有了提花机 P73

54 、东汉杜诗发明水排 ,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P74

55、 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 P77

56、公元前119年 ,汉武帝派卫青 、霍去病北击匈奴 P78—79

57 、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 。P79

58、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 ,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管辖 。P83

59、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班超曾派部下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派使者访问洛阳,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的首次直接交往 。P84—85

60 、

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 ,运往西亚 ,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P83

61、 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西汉 ,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 。 P87

62 、 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P88

63、 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 P88

64、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华佗创制麻醉剂“麻沸散”,编写了医疗体操“五禽戏 ” P89

65 、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中原地区 ,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 ,尊老子为教主。P92—91

66、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写了《论衡》一书 。 P93

67、司马迁生活在汉武帝时代,编写了《史记》一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P94

68 、秦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最大艺术宝库P95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68-84)

70、 200年 ,曹操对袁绍的官渡之战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P102

71、208年,曹操对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 P103—104

72 、220年 ,曹丕称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 ,国号吴,后定都建业,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

P105

73 、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省) ,加强了夷洲与大陆的联系 P106

74、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定都洛阳 ,史称“西晋”。280年 ,西晋灭掉吴国,结束了分裂局面 。 P108

75、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 、鲜卑、羯、氐 、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 。P109

76、316年西晋灭亡 ,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城在建康,史称“东晋” P109

77、383年 ,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 P11O

78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 ,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 、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

79、北魏分裂后,北方先后出现了东魏、西魏 、北齐 、北周四个王朝。北魏和四个王朝统称为北朝 。P116

80、 南朝的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 ,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P118

81、北朝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P119

82 、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 。P119

83、东晋的王羲之有代表作《兰亭序》 ,称后人称为“书圣” P122、

84 、东晋的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P123

85、南朝的思想家范缜 ,他撰写了《神灭论》。P124

86、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P124

关于“爱国题材手抄报内容”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伍壤得]投稿,不代表幺幺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yhz.net/yaoyao/1109.html

(44)
伍壤得的头像伍壤得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伍壤得的头像
    伍壤得 2025年09月17日

    我是幺幺号的签约作者“伍壤得”

  • 伍壤得
    伍壤得 2025年09月1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爱国题材手抄报内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爱国题材手抄报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爱国题材手抄报...

  • 伍壤得
    用户091710 2025年09月17日

    文章不错《爱国题材手抄报内容》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