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寒食古诗原文及翻译及注释”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寒食古诗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唐代诗人杜甫《寒食》古诗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如下:
原文:
寒食江村路(1) ,风花高下飞(2) 。
汀烟轻冉冉(3),竹日静晖晖(4)。
田父要皆去(5),邻家闹不违(6)。
地偏相识尽(7),鸡犬亦忘归(8) 。
译文:
寒食节这天我走在江村路上 ,满眼的花絮随风高低飘舞。
汀洲上的轻烟冉冉而起,竹叶上的阳光明媚夺目。
对于老农邀请,我都欣然前往。对于邻家的馈赠 ,我也不推辞他们的好意 。
江村地处僻远,寥寥几户人家都已熟识,连鸡和狗都忘了回到自家门口。
注释:
(1)江村:水边村子。路:一作“树 ” ,一作“落” 。
(2)风花:风中落花。高下飞:上下纷飞。
(3)汀(tīng)烟:水边雾气 。汀,水边平地。冉冉:渐渐飘升。
(4)晖晖:晴明的样子 。
(5)田父(fǔ):老农。一作“田舍”。要(yāo):同“邀 ”,邀约 。
(6)闹:一作“问” ,馈赠。不违:不推辞。
(7)偏:僻远。相识尽:全都熟识 。
(8)忘归:一作“忘机”。
《寒食》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虽为“寒食”,却没有从正面表述寒食本身,而是描写江村寒食时节的景物和风情 ,从而表达了诗人与田父邻家的亲密无间的关系,以及诗人对农民们的真挚纯朴的感情。这是作品立意高的地方,写得情致妙肖,入化传神 ,具有一种朴素的自然美和人情美 。
此诗前两联写景,首联写得较为概括,颔联写得形象具体。这些景语中渗透着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后两联由写景转入言情 ,颈联从正面写,尾联又从侧面予以补充和深化 。这些情语中流露出诗人对于江村淳朴风情的赞美。
整首诗前一半的自然美为后一半的人情美提供了背景,反过来 ,人情美又使得自然美更具有实在的意义。杜甫身居于人民中间,他的思想感情也全然得到浑化,从中也足以见出诗人崇高的人格和品德 。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寒食
描写寒食的古诗有:《寒食》、《途中寒食》 、《寒食野望吟》、《寒食上冢》等。
1、《寒食》。
原文: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 、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 ,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作者简介:
韩翃,唐代诗人 。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 ”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 ,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 。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 ,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
2、《途中寒食》。
原文: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 ,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
译文:在路途的马上渡过晚春的寒食节,可惜在江边的码头上望 ,却看不见来自洛阳灞桥的离人,虽然被贬为下臣放逐到南方,心中还是惦念着北方的英明的君王故乡家园 ,令人伤心断肠的地方,经历了日日夜夜之后,新的柳条又长出来了!
赏析:
这是一首唐代诗人宋之问的五言律诗,是诗人被贬到泷洲后 ,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所作的诗。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 。在路途中 ,正是寒食节,在阳春三月年,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对君主的惦念。
3、《寒食野望吟》。
原文: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译文:
寒食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 。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赏析:
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 ,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 。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 ,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关于“寒食古诗原文及翻译及注释”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贝巷]投稿,不代表幺幺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yyhz.net/yaoyao/781.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幺幺号的签约作者“贝巷”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寒食古诗原文及翻译及注释”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寒食古诗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唐...
文章不错《寒食古诗原文及翻译及注释》内容很有帮助